庄子
庄子说,达生之情者,不悟生之所无以为,达命之情者,不悟命之所无奈何也。是说,一个人要想真正活好,不仅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,更要照顾好自己的内心。因为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内心,即没照顾好自己的灵魂,身体穿暖了,灵魂却还在冰天雪地中裸奔。毒庄子越多,就会发现,庄子真的是人间清醒之人,他生在乱世,却很清楚地看到,在那个被名利是非占据的世间,苦难往往因此而生。任何一个时代都会内卷,也都会精神内耗。内卷是因为资源有限,就像官位有限,但想当官的人却无穷尽,所以大家就得拼命获得认可。你之所以会觉得内卷,是因为你自己在往里面钻。精神内耗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,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,内耗是因为你?你想的和你做的不一致,内心和现实有了矛盾。你明明喜欢简单一点的生活,可是你的生活却让你变得复杂。你明明喜欢自由,可是工作生活束缚了,即使你有很多选择,但你不敢去选择,也不知道怎么选择,于是你感到痛苦。现实让我们卷来卷去都成了卷心菜,种子却告诉我们,你可以如山里的一棵树,不必卷,只要愿意离开那个耀眼的位置,你可以像天上的一朵云任意飘,只要你愿意离开那个惹人注目的位置,你可以向谷中的一缕清风,从有缝隙的地方溜出去,只要你愿意放弃那片山谷,一切都会随着时间变好。 尽管被骂,我还是要继续来讲我们普通小孩儿从小被交错的价值观,那些特别弱势的价值观,你不能说他是绝对错误的,但他一定不适合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。第一,弱势价值观最擅长情感和道德的绑架,但强势价值观遵从的却是利益和天道。我说这话肯定有人觉得太残酷,受不了了,但我希望你能明白,利益并不是情感的对立面,就像钱从来不是一个脏东西,它是中性的,它是人性的显影业。如果一个人有钱就变坏,那只能说明它本来就是坏的。我们普通人家的小孩儿,从小被父母用情感和道德绑架,长大之后,我们就会惯性言习,用这一套去绑架别人,一碰到利益就开始打感情牌,满口人情道德。哎,我们都这么熟了,还提什么钱提前多伤感情,说白了就是不想付出,就是想占别人便宜,这样真的不好。你觉得自己很高尚,充满了人情味,其实你才是走到了你所以为的道德的反面。我有时候会讲啊,父母子女之间是权力关系,夫妻爱人之间也是权力关系,也有人会觉得我这么讲。啊,太残酷,太厚黑,但其实我们尽早认清,是为了更好的去引导这段关系,是为了更好的去付出,这不是残酷,这叫清醒。记住,只有更清醒才能更慈悲。第二,圣人畏因,凡人畏果,穷人家的小孩永远在抱怨为什么,却从来不问怎么办?我最近不是出了两期这个系列的视频嘛,就很多人在下面评论说我没这条件,我运气不好,反正我就这样了。你很难讲到底是他现在的生活造就了他这种破罐破摔的心态,还是他这种破罐破摔的心态造就了他现在的生活。我真的很惊讶,命运都还没有放弃他的时候,他就已经先放弃他自己了。说句难听的,很多人之所以平庸一生,真的不是因为他命不好,而是因为他一直抱着这种烂泥心态,就当永远在埋怨上天,埋怨命运,埋怨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东西,却从来不向内归因,看到别人成功了,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人肯定不择手段,品行败坏。他们不单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他人,只是为了。够用这种自以为是的道德感来抚慰己心,真的不要成为这样的人,不要总问上天为什么,多问问自己怎么办。第三啊,也是我感受最深的一种弱势价值观,就是太清醒不好,太清醒容易痛苦。真的,我每天看到最多的评论就是,你懂这么多,一定活得很痛苦吧?抱歉,我真的活得很幸福圆满。愚昧的人总会觉得越清醒越痛苦,就像贫穷的人总会觉得有钱人都不幸福。我告诉你,糊涂是福这句话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成立,就是你非常非常幸运,你这一生都不会碰到任何的挫折与磨难,那确实糊涂是福。但只要你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幸,你一旦生病,一旦感情不顺,一旦遭遇意外,如果你不够清醒,不够智慧,那你就没有能力向内疏导自己,也没有能力外决策人生,那么这稍微一点点的不幸就可以把你置于死地,我说过很多次,那些愚昧的人,他不是不痛苦,而是他无法指认自己正在承受的东西是什么,他喊不出痛苦的名字。他对痛。苦,甚至没有表达力,他只能匍匐在地,卑贱的沉重。所以千万不要去听信这种弱势价值观,一定要不遗余力的去提升自己,让自己更加的智慧。人啊,一定是越清醒越幸福的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最后希望看到这里的你,现在对自己进行二次教育还为时不晚,也希望你能更加清醒,更加智慧,更加勇敢,也更加慈悲。 如何提高眼界?道圣和夫给出了答案,出走。走不出去,家就是你的世界,走出去了,世界就是你的家。人一生的成长始于三次出走。第一,走出原生家庭。就像人生之路中出身于黄土高原的高佳林对他学生说的那番话,如果我们不走出这片大山,就像井底之蛙一样,我们就只能看到井口外面的天空。不管我们怎样跳,跳多高都无济于事,只能看到井口外面那么一点的世界,那么一点天空,无法看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。第二,走出工作局限。耶鲁大学心理学家艾米瑞斯尼斯曾把工作态度分为三种,把工作当差事,把工作当职业,把工作当使命。把工作当差事的人认为工作是一种折磨,所以在浑水摸鱼中不断消耗自己,把工作当使命的人是职场若到场,把工作当修行不断。突破自己的能力半径。但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混日子的苟且者。只要你在别人觉得没必要的地方多负责一点,在别人草草了事的地方多往前走一步,你就能享受到自己的不苟且给自己带来的红利。第三,走出信息检房,多看不同领域的书。蔡康永说过,如果你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书,那你永远就只能知道。你已经知道的是,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单独的世界,会为你提供新的观点或新的角度。书读得越多,对世界的理解就会越宽泛,不再非黑即白、盲从,书读得越多,就会明白自己所知甚少,从而变得谦卑不自傲。就像菲茨杰拉德说的,一个人能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,还能正常行事,并行不悖,才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。唯有走出去,才能见宇宙苍茫,观世事繁杂,明真理无穷。 为什么古代的某些统治者,明明富有四海,整个国家都是他的,却还仍然不知满足,要拼命的去折腾老百姓呢?把百姓逼反,让天下大乱,民不聊生,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吗?难道这些从小接受精英教育的皇帝们就没有读过史书吗?他们不知道前朝是怎么灭亡的吗?他们不会吸取教训嘛?其实,这些帝王们读的书一定不会比你我要少,我们能想到的,他们自然也能想得到,更何况他们身边还围绕着那么多出谋划策的精英,他们怎么会不知道那些亡国的行为和后果呢?只是抛开中国封建时代300年的历史周期率不谈,单从人性上来讲,人类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吸取历史的教训,尤其是在一人独尊的家天下背景下,想让一个人从始至终保持克制和理性就更加困难了,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亡国之君。会在前期的时候认为江山要在他的手上葬送掉。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告诉我们,病人是不会认为自己有病的,如果你直言劝谏,反而他们还会认为你是妖言惑众,居心不轨,而等到他们病入膏肓的时候,即使诚心悔改,但也无济于事了。很多人一直有一个误区,认为在古代是皇帝管理着天下百姓,但其实不是这样的,除了历朝的开国之君,中国古代大多数的皇帝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皇宫300里以外的地方。试问这样的人生来就养尊处优,连麦苗和野草都分不清楚,又怎么有能力完全靠自己管理一个国家呢?我以前讲过,中国古代底层的老百姓,不要说皇帝,他们有些人一辈子恐怕连县令都没有见过,对他们来说,决定他们生死兴衰的可能只是村东头的赵老爷或者镇子上的张员外。这些地主乡绅和官僚士大夫一。起构成了古代中国的统治基础。而皇帝明面上是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,但实际上只是这些利益群体选择出来的代言人而已。皇帝的命运并不和百姓绑定在一起,而是和那些既得利益群体深度捆绑。百姓太多了,也太散了,皇帝一个人是管不过来的,他需要这些人来为他征粮,为他收税,为他拉壮丁,服兵役、服徭役。可这些人并不会用爱发电,他们也要从中得到好处才行,而且他们的胃口会随着人的贪念被逐渐放大。就这样,百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,活不下去自然要揭竿而起。这个时候,皇帝和他手下的官员、地主们是不会反思自己的错误的,他们只会认为这些刁民本性顽劣,不懂感恩。不信你可以查一查,中国古代那么多次农民起义,有哪一次统治者会从百姓的立场去反思自己的错误?他们不都是极力镇压杀一儆?失败嘛,一个人高高在上的时间太长了,他就和人间拉开了距离,看似还是个人形生物,但其实和你我早已不属于同类。每个王朝的开国之君可能还好一些,因为他们或许也出身底层,他们多多少少知道百姓的疾苦,知道生活的不易,但是他们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子孙后代,打小不食人间烟火,面对饿殍遍野,最多也只会说出一句,何不食肉糜。前人不暇之,哀而后人哀之,后人哀之而不见之,亦是后人而父爱后人也。
页:
[1]